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Bradley Smith解釋MotoGP電控Part1

電控系統在MotoGP扮演著很尷尬的地位。有些人認為電控系統提高參賽成本,有些認為電控系統介入太多,賽車不再掌控於車手的右手中。諸如此類的問題,就是Dorna推出官方版電控系統的原因,一開始是推出由Magneti Marelli所打造單一的ECU,接著推出控制ECU的軟體平台。

電控系統的干預度上升加上統規電控的推行讓許多車迷都看糊塗了。到底這軟體能做啥,車手到底還有多少自主度,這對車迷們來說是個謎,對大多數的媒體而言也一樣。為了幫大家釐清概念,在捷克站我們剛好有這個機會花20分鐘跟Monster Tech 3車手Bradley Smith來聊聊電控系統,以及其運作方式。Smith是場上眾多聰明的車手之一,他有能力化繁為簡的對我們解說。前兩個部份的訪談,Smith跟我們談他的M1賽車上的電控系統,它們有什麼功用,他是如何做設定的。


Q:Bradley,跟我們談談你車上的按鈕吧。  


Bradley Smith:從左邊開始講起。左上方這個是起跑控制按鈕。很顯然我們只會在剛開賽時用到他。起跑閃紅燈時,基本上開關是開著的。當你第一次關油門,它會自動關閉。所以基本上起跑時直到直線底收油門之前它都一直開著,不過已經沒用了。不會再用到了。按鈕本身沒被任何時間或轉速限制。

原則上按鈕的功能限制著轉速,先設定好一個你要的扭力大小的基本轉速,足以前進的動力就好。將它寫進一檔二檔的設定中。當然三檔也可以,但沒那必要。一檔的轉速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,二檔的扭力則要好好拿捏,扭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。舉澳洲站的例子來說,高度差600公尺,我們可以讓賽車有更大的動力,因為氧氣更少。馬來西亞太熱則馬力要少一些,不過在卡達,我們也得把馬力調降,不然會很容易前輪浮舉。


Q:有沒有賽道起跑點離第一彎很遠,起跑控制系統變成問題的例子?

BS:沒有,因為有快排。你會很快進二檔,如果你覺得需要更大的馬力,只要進三檔就好。所以例如在穆傑羅,起跑後從一檔換二檔,今年很快就會進三檔,那就是我當時超過所有人的原因。因為大家都還維持二檔,而我已經打三檔了,動力100%輸出,我就衝上去了。

Q:所以有時候是有辦法一開始就超過所有車手的?

BS:原則上,大多數的賽道我們會維持二檔,所以當時還在孤輪階段。那其實是跟油門控制、身體控制與後輪煞車控制有關。

Q:跟去年差多少?

BS:有差一些。去年我們起跑時還能全油門,油門全開也不用擔心。可是今年我們沒辦法找到一個對的平衡點。所以我們有設一個能控制住的油門點,從那點出發。不然後輪會打滑。簡單來說,也沒那麼複雜。

Q:你自己有多少的離合器控制度?

BS:很多。我要控制離合器的時間更長。所以你才會在起跑時看到每個人有各種不同的起跑,因為如果這是自動的,那大家起跑就都一樣了。不過如果真的碰到甜蜜點,你起跑會跑的很好。我們一直在管控馬力與孤輪。一旦起跑後,就直接進二檔。所以基本上從0到160km/h通通都是由你與你手上的離合器所控制。

Q:抓離合器的感覺有隨著使用無縫變速箱而改變嗎?傳統型變速箱、無縫進檔與全無縫變速箱的差別在哪?

BS:沒有。只是當換到二檔然後換到三檔時,切掉動力的時間變短。基本上,從二檔掛到三檔,你會更快往前跑,因為車頭不會浮舉,而是繼續往前跑。

Q:第一圈你都用什麼樣的引擎模式?

BS:這端看賽道狀況與輪胎壽命。通常我們不會用排位賽模式,我們會選用循跡系統較強的模式,專注在輪胎上,試著不要在前幾圈就讓輪胎下課。所以這裡就有ACC與DEC按鈕,ACC有三種模式,DEC也有三種。你可以看到這裡有ACC與DEC,1、2、3,加速與減速。

基於這點,我們可以任意切換動力。如果你想要動力小一點避免孤輪,例如在澳洲,要讓後輪不空轉,車好騎一些。基本上你有兩個選擇:你知道輪胎衰退很快後輪會開始打滑,所以降低馬力,或者,你知道你吃到輪胎最邊邊所以後輪開始打滑,如同在奧地利站一樣。當要把車身扶正,你需要那動力,所以保持同樣的動力,增加循跡系統。後輪不會打滑得太嚴重,會繼續向前衝。

Q:但你不選的話,只能用預設的,你的工作是在對的時間選擇對的設定?

BS:基本上,把想法告訴車隊,我要一號模式像這樣,二號像這樣,三號像這樣,這些通通清楚,然後記住它們。所以當我在騎的時候,我會明白現在要換成二號模式,現在要換成三號模式。

在某些賽道,我們用不到全部,可是某些賽道我恨不得有四號模式。即使在奧地利站,剩下最後五圈時,我用上了ACC與DEC的三號模式。當輪胎開始衰退的時候,通常只有一個開始衰退。但有時一條衰退之後,另外一條也跟著衰退。有時候用一號模式並不好,賽道環境在Moto2跑完以及溫度上升後完全改變了,在比賽前就會換上二號模式。所以接下來只能換三號模式。這不是一件好事。

所以這一切都跟身旁的技師,以及我的決定有關。你們有些人說這是保胎,有些人說是為了性能表現。這都取決於應對策略,還有當時我們認為有多少的抓地力。

Q:你會同時切換加速或減速設定嗎?

BS:在比賽中,會;排位賽,不會。因為我會在排位賽與練習賽中測試並且挑一個出來。原則上有很多選擇,但我們的工作就是縮小可以用的範圍。

所以一開始,開跑時選擇很多,我可能從減速設定開始,然後換加速設定,接著就有不同的組合。可是接下來你會發現,這個不好用,那個不好用,通通不好用,所以最後你會知道,當開始減速時,你就得這樣做,然後那樣做。

但有時也會取決於減速的時間點,有時候在某些賽道,引擎煞車不會減速。進彎時沒問題,整場比賽都很穩定。但還是有些賽道例外。沒錯,又是奧地利,加速減速一起來。我先切換成減速模式再切換成加速模式,進彎要從六檔退到一檔,會碰到很大很大的檔煞,可能是最大的,接著要換成加速模式。不過這都得取決於賽道。

Q:關於換設定你有甚麼策略嗎?還是說憑感覺?

BS:都憑感覺。在某些賽道,如菲利浦島,就是一開始就給我馬力全開。我不會去限制。因為菲利浦島的抓地力有時候太好,如果你用安全開關,前五圈就會被超好玩的,你會掉三到四個位置。

有時候也可以說是策略,我們會用全力跑,就算在那個期間會損失很多輪胎。其實這樣更好,我跑在四個人前面,總比被他們超好。跑在前面,守著後面的情況,總比待在後面試著跑到前面去好。我比較喜歡跑在前面,擋住後面的傢伙,更勝於待在後面。對我來說,防守比攻擊還要來的容易。攻擊代表你得超越極限,而防守則是你控管節奏控得很好。如果能聰明一點的話。

Q:所以是本能導致你比較喜歡防守而不是攻擊?看起來Marquez剛好相反?Márquez喜歡攻擊,而Lorenzo喜歡防守?

BS:我認為這得看你騎哪台車。跟其他車廠如Ducati、Honda比起來,Yamaha的進攻方面比較差。當我跑在Scott[Redding]後面,我很快就了解這一點。實在很難超車,因為看起來接近他們,其實是他們在擠我,幾乎是沒有優勢的。

而Honda,看起來他會往這衝,往那衝,但還是能進彎。你可以往左插往右插,或從中間來。而騎Yamaha賽車,如果我要進攻,我肯定是騎在極限上。所以我喜歡跑在前面,放開剎車,滑進彎中,希望能擋住那些傢伙,而不是去想,我要像Marc一樣去超車。所以比起來,這跟賽車比較有關而非車手風格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